兴学重教是青城文化辉煌的根本原因
2012-02-26 20:54:00   来源:作者:李青惠/文   评论:0

一、被称为黄河上游一颗璀璨明珠的青城,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众多,民风率直古朴,素有风雅青城、仁义之乡的美誉。现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2004年被列为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


 
        一、被称为黄河上游一颗璀璨明珠的青城,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众多,民风率直古朴,素有“风雅青城”、“仁义之乡”的美誉。现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2004年被列为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项目之一;2006年被定为“甘肃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定为“甘肃省特色乡镇”;2009年被命名为“国家特色旅游乡镇”;青城古镇古建筑群落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有古烽火台、秦长城、汉屯田、唐龙沟堡、宋筑青城等历史遗迹,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青城千年古镇历史的无比真实性。青城明清以来庙宇重重,各类庙宇、戏楼、会馆、书院建筑群落达80多处。这些建筑年代久远,设计精巧,气势雄伟,古朴典雅。楼台殿阁,起脊重檐,雕梁画栋。壁画楹联、砖雕木刻,熠熠生辉,文化品位极高。庙中所雕神像种类几乎包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神像造型,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庙宇内儒释道三教并列,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各种庙会名目繁多,定时定点,规模大,参众多,影响深远。青城古时经济发达,商贾云集,会馆宏伟,多达7处,祠堂林立,多达20多处。青城民居高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风格。以“四合院”为代表的民居遍布城乡,多达150多院,至今留存的明清四合院尚有50多处。青城的诗、书、画活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古今曾出现一大批有影响、有成就的诗人和书画家。青城各类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普及。以秦腔为代表的戏剧和以“西厢调”为代表的“青城小曲”植根于村、社甚至家庭,供表演的大型戏楼就有10座。各类群众性的文艺表演,门类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道台”狮子、英雄武鼓、跑旱船、踩高跷、铁芯子等极具地方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
        青城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耕读为本、重教崇文、勤劳致富、争优创新、和谐共处、行为文明”的青城特有的精神风范。时至今日,这里的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依然遵循着它、实践着它。在这里,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也不断得到开发和创新。
        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在问:青城文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青城辉煌的文化现象?笔者根据多年潜心研究发现,兴学重教是青城文化辉煌的最根本原因。
        青城人向来重视教育,每个家庭无论贫富都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去求学,其最低标准是要孩子“睁开眼睛,会认字、会记账、会写信”。后来逐渐上升为求学是谋生和升迁的手段,求学是报效祖国的途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人们的座右铭。因此,孩子无论在私塾、私学、学堂获得什么学位,什么秀才、贡生、高小毕业,都被看作是家庭的荣耀,人们总是要高看一眼。甚至连高小毕业都要骑高头大马,披红挂彩,鼓乐吹奏,将喜报送往其家,学生下马后都要亲笔书写自己所撰的对联贴在大门之上,以彰显其荣耀,并接受公众的评审。长期以来,在整个青城都出现“家家都有学生娃,户户能闻读书声”的局面。青城人有一种习惯,青城黄河大峡石门凡家庭遇到婚、丧、嫁、娶,庙堂聚会,都要请“礼宾老爷”主持。他们头戴红顶小帽,身穿长衫马褂,或充当司仪,或主念祭文,或演讲训话。这些人是被看作是“有功名”的人。他们大出风头,备受人们尊敬。但这种角色只有获得各种头衔的人才能担任,没有一定的学位和相当的文化程度是不行的。
        青城教育发展的光辉阶段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青城地区出现一批私塾、私学,几乎遍布各个街巷。有利用庙宇、殿堂办学的,有在自己家里办学的。这些私塾、私学都独尊儒学,以孔孟为师,以《四书》、《五经》以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之类为基本教材。古青城的一些进士、举人、贡生都是从这些私学、私塾以及府、县举办的庠学(儒学)出来的。自乾隆丙子年(1756年)青城人周赞元成为条城第一位开科举人,开创了读书致仕先河以来,人们看到了读书的非凡功效。于是进一步掀起了聘请老师、送子读书的热潮,从此,青城考秀才、夺贡生、中举人、取进士接二连三。社会风气随之大变,出现“衣食足、礼仪兴、民气和而颂声作”的兴盛景象。
        进入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期,青城教育发展步入鼎盛时期,这时,兴办书院之风大起,兰州出现兰山书院、五泉书院、皋兰书院三大书院,青城则出现“青城书院”、“六德书院”两大书院,邻县靖远办起溥文书院。有趣的是,这些书院的许多投资者、主办者、授书者却是来自青城的一批才子,不少人是举人、进士。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条“学而优则仕,官毕则回乡,回乡便教书”的通路。他们从小在故乡青城受到严格的良好的儒学教育,长大后经科举考试一步步获取贡生、举人、进士称号,进而又通过举贡考职,获取官职。有的被分发省内外充当府、县官吏;有的被签分朝廷翰林院、吏部、户部、刑部任高官。这些人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知晓中外。他们又都经历了严酷的政治环境考验和磨练,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不难想象,他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必然是一流的,是现实的,他们教出的学生必然是出类拔萃的。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之下,青城一批又一批学子纷纷走出家门,走上社会,走向报效祖国之路。小小的青城能凝聚这样一批进士、举人教书,真是青城学子之福,青城百姓之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城古镇的诗、书、画
下一篇:2012中国 · 兰州牛肉拉面节开幕

分享到: 收藏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