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木塔: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标签
2014-06-11 13:34:21   来源:李满福   评论:0

佛教从西向东传入我国时,首先在包括张掖在内的千里河西走廊一带传播,随之佛寺林立,佛塔遍地,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张掖便有了“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说。矗立在张掖城区中心广场的万寿寺木塔,就是千年岁月留给后人的一处古老印记。   

琉璃佛珠


银环金戒指


重修万寿寺石碑碑额


万寿寺木塔
 
 
  历史上的张掖,地处中西文明交汇点。佛教从西向东传入我国时,首先在包括张掖在内的千里河西走廊一带传播,随之佛寺林立,佛塔遍地,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张掖便有了“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说。矗立在张掖城区中心广场的万寿寺木塔,就是千年岁月留给后人的一处古老印记。
  
 
丝路重镇的佛光塔影

  张掖是千里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带,汉唐丝绸之路均以张掖为汇集,东西交往,南北通利,是中原向西传播的基地和内地接受西方文明的前沿。数千年来,这里演绎出纷繁复杂的交往关系,纵横开阖,淋漓尽致,为后人留下了数不尽的历历画卷。
  《魏书•释老志》记载:“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张掖是丝绸之路文化圈内汉地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之一。沿着境内古丝路,星罗棋布排列的大小佛寺,都以其不朽的身姿,昭示着一切。
  在清代钟赓起编纂的《甘州府志》中记载的寺院就有近80座,正如古人所赞:“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
  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千姿百态,煞是壮观。据史料记载,塔的构造可分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又分为阿育王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分为密檐楼阁式,砖石楼阁式,砖木混合式。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砖、石、琉璃和铁五种。塔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
  在“半城塔影”中,比较著名的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塔。经过历史变迁,寺塔凋寥。建于大佛寺内的金塔、南门外崇庆寺内的火塔先后在民国年间被盗、被毁,北门外白塔寺内的水塔在“文革”中被毁。现存的只有木塔和土塔了。
  漫步在张掖城区县府大街,你就会看到一座颇有厚重感的楼阁式木塔,这就是万寿寺木塔。
  如今,万寿寺木塔已经成为张掖市的一处重要文化地标和旅游宣传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膜拜、参观。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也日益引起国内学界、文博专家的关注。每逢重大节庆,当地群众都要登塔望远,净心祈福。

千年木塔的前世今生

  万寿寺木塔,为张掖城区现存记载最古老的寺院建筑,位于张掖市区县府街中心广场西侧。
  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载,木塔寺创建于北周时期,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重建。唐贞观十三年(639年),镇边将军尉迟恭监修木塔。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寺僧满震,观木塔有险情,遂募化钱财,兴工修葺,并大启梵宇。正统年间,镇守陕甘御马监太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上疏明英宗皇帝朱祁镇,请求颁赐万寿寺牌匾及大藏经。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甘州发生兵燹,清叛将米喇印命兵士欲焚木塔,兵卒不忍,未敢放火,得以保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甘肃提督总兵孙思克、曾在凉州任总兵住张掖的高孟,都曾集资重修木塔寺。清代末年,木塔上部遭受大风摧毁。现存木塔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
  1993年木塔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张掖市人民政府对木塔、藏经楼进行保护维修,并把木塔以南扩建为广场,如今,这里已成为张掖各族人民集娱乐、休闲、聚会为一体的文化活动的中心。
  万寿寺木塔原有十五层高,后经多次维修,改为九层。据说最早的木塔,塔心下面有一地喾,地喾中心直立一根铁柱,下接铁座,上承塔顶。人站在地喾铁座上,用力扳动铁柱,就可使全塔旋转。明代时仍为木质结构塔,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头拱,大梁立柱联结,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浑然一体。
  永乐十八年(1420年),哈烈国国王沙哈鲁的使者曾赞叹说:“每层内有房屋门户,施以油漆,全以术料建筑,外贴以金,全塔俨然金制。”“此塔制作之工,可为世界之木工、铁工、画师取法也。”可见万寿寺木塔建造技巧之高超。
  民间有歌谣曰:“张掖有个木塔寺,离天只有八九尺。”极言当时木塔之高。
  现存木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总高32.8米,塔基平面呈正八边形,每面边阔4.2米,建于高1.5米,边长20.3米的正方形台基上,共九层。塔身中空,内有铁梯可登,自下而上渐收,一至七层塔体为砖砌,木构外檐下饰仿木砖雕斗拱,下雕十二生肖图,八、九层为木结构,塔顶为八角攒尖式,青瓦满覆,顶置瓶状铜塔刹。每层八角飞翼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各层均有门窗、楼板、回廊,以雕花为饰,门楣处皆嵌砖雕匾额。
  第一层东西开门,东门题额“登极乐天”、西门题额“入三摩地”;第二层东西假门,南北假窗,东门题额“西天正觉”,西门题额“宝筏金绳”;第三层四面开门,无门无题;第四层,东门题联“玲珑塔下祥光景,紫金钵里千朵莲”,横批“慈德佛明”,西门题联“九级浮图光闪灿,千层莲座镇金刹”,横批“万法归空”;第五层,东门题联“宝寺犹云中世界,高塔如静里乾坤”,横批“西来妙意”,西门题联“平安两字西方佛,清净三途上界仙”,横批“甘泉福荫”;第六层四面辟门,无联无额;第七层,东西辟门,南北月窗;第八层木围花栏,八面开阔;第九层,井式塔顶,中有金瓜垂柱。
  登临塔顶扶栏远眺,不仅一览全城风光,还可东迎旭日东升,南望祁连晴雪,西眺弱水蜿蜒,北观居延古牧。
  整塔集建筑、雕刻技法于一体,木塔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别具一格,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艺术特点。风清日丽,云过塔移,雀鸟围翔,铃声成韵,令人流连忘返。
  塔顶原有古钟一口,据史料记载:“扣之,钟声隐约在天际,四野皆闻。”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古甘州八景之一的“木塔疏钟”,可谓:“塔势凌霄汉,钟声叩白云”。
  清代僧人卜舟题诗赞曰:
  巍然笔势蘸寒谷,九级玲珑造化互。
  结顶朝元映日月,盘根错节傲霜风。
  声飘烟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
  灵瑞毓钟张掖秀,宏仁标范永流东。
  这座塔不仅造型美观,而且构制精细,别具风格。塔后有楼,俗名黑楼,取震慑黑水之意。现存建筑为清末重建,又称藏经楼,面阔五间,27.4米,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廊,古朴雄宏,与木塔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风格独具的亮丽景观。
  神奇壮观的木塔,在建造过程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建塔初期,因甘州地处潮湿水洼之地,地基较软,塔怎么也无法竖起。这事可难坏了负责修塔的师傅屠龙。一天屠龙为造塔竖塔之事烦恼不已,便一个人唱起闷酒来,这时,走来一个年轻人,对屠龙说:“师傅,我给你做个下酒菜来”。这屠龙以为是找活干的小工,也就没有留意,等年轻人端上菜来,白白的豆腐上撒了些韭菜,白豆腐恰似截截木料,那韭菜分明就是铆样。屠龙一看恍然大悟,于是紧追而问,年轻人道出姓氏,它就是木匠的开山鼻祖——鲁班。经鲁班点化,屠龙师傅照样套铆,木塔果然稳稳地竖了起来。木塔中心有一铁柱,站在塔底一用劲,三十三米高的塔就会旋转起来,这样遇到大风平衡塔身,这都是“铆”的作用。
  此后,历代不论重修还是维修木塔,都沿用这个结构。一千二百多年来,尽管这里发生多次地震,但是木塔仍旧安然屹立,没有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对木塔做过多次维修,使它更加坚固美观。

难以割舍的木塔情结

  万寿寺木塔,有人叫“张掖木塔”,或“甘州木塔”。关于木塔,当地人都能讲述木塔的历史变革和动听的故事。虽然讲述的内容或许不尽相同,但从他们的言语间能依稀看出或多或少的“木塔情结”。
  甘州区博物馆副馆长王康说,万寿寺木塔是张掖市名副其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张掖,木塔就是这个地区历史沧桑的见证者。
  王康说,当前我省正在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张掖市又被国家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这是甘肃唯一入选城市。作为重要的历史遗迹,万寿寺木塔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张掖市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载,“释迦涅槃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
  1983年9月21日,张掖市在维修木塔时,发现了两件重要文物,一件是银环金戒指,2厘米大小;一件是琉璃佛珠,每颗直径1厘米,共113颗连成一串。目前这两件文物已得到有效保护,并陈列在张掖大佛寺文物展厅。王康说,从发现的仅有的两件文物看,说明木塔的地宫没有动。如果对木塔塔基下进行大规模维修,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地宫装藏品揭开神秘面纱,每件装藏品都将是难得的文物,对研究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和历史佐证。
  此外,万寿寺木塔的木工技术表明,木塔是古代甘青宁地区木构建筑的杰出典范,是古代工匠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历史杰作,是张掖古代工匠勤劳智慧的实物证明,真实反映出古代张掖作为丝路重镇在建筑艺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为古代中西方艺术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孙宏武先生说,40年前当他还是张掖中学的学生时,就和同学们经常围着木塔背书、玩耍,那时木塔寺院面积很大,周围有很多辅助殿堂,整个木塔,给人以庄严肃穆的印象。因此感觉历史上的张掖文化味很浓,文化底蕴很深厚。上大学后,他选择了考古专业,之后就更加迷上了文博事业。大学毕业至今,他如愿来到张掖市甘州区文博单位,也见证了万寿寺木塔的风风雨雨。
  孙宏武说,通过木塔的兴衰,可以反映出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各领域的变化。尤其是万寿寺木塔的建筑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都独具特色,最上面的两层全是纯木质结构,这在全国木塔中并不多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万寿寺木塔对研究佛教、丝绸之路文化及河西建筑风格等都有重要意义。
  有一位游客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生来没有见过多少塔,登上张掖木塔,尽管没有唐僧逢塔必扫的虔诚,也深深地在内心祷告。或许盛夏心灵的感怀源于佛祖灵光的照耀,或许这片土地热切欢迎着希望的种子。木塔用它久经风雨的身躯观望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心里暗暗对木塔说:“放心吧,新的时代已经走上属于她的轨道,不仅仅是我,还有更多希望的种子会被带到您的身边,让您守护下金黄的土地披上绿色的外衣。”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作为目前全国保护较为完整的木塔建筑之一,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万寿寺木塔,已经不再是单纯建筑学意义上的佛宫寺释迦塔,而成为集建筑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之塔。据介绍,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专门组织建筑、历史专业的学生前来张掖木塔观摩、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引入万寿寺木塔内容。
  图片由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提供

-链接
  木塔寺创建于北周时期,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重建。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镇边将军尉迟恭监修木塔。
  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寺僧满震,观木塔有险情,遂募化钱财,兴工修葺,并大启梵宇。
  正统年间,镇守陕甘御马监太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上疏明英宗皇帝朱祁镇,请求颁赐万寿寺牌匾及大藏经。
  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甘州发生兵燹,清叛将米喇印命兵士欲焚木塔,兵卒不忍,未敢放火,得以保存。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甘肃提督总兵孙思克、曾在凉州任总兵住张掖的高孟,都曾集资重修木塔寺。
  清代末年,木塔上部遭受大风摧毁。
  现存木塔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
  民国时期木塔由张掖中学使用管理。
  解放初期至50年代木塔由张掖中学使用管理。
  上世纪50年代至1986年木塔由张掖中学使用,张掖县文化馆文物股(博物馆前身)负责文物调查、保护管理和文物展示工作。
  1985年开始,省、地、市拨款对木塔进行修葺。
  1987年11月张掖市博物馆成立,木塔正式交由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工作。
  1993年木塔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11月至2000年7月由张掖民俗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工作。
  2000年张掖市人民政府再次拨款对木塔、藏经楼进行保护维修,并把木塔以南扩建为广场,现已成为张掖各族人民集娱乐、休闲、聚会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
  2000年8月至2008年11月由甘州区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工作。
  2008年12月移交甘州区广场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陇西第二届世界李氏文化旅游节
下一篇:白塔寺: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

分享到: 收藏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