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里的一脉书香——通渭文化现象透视
2012-02-04 22:21:00   来源:吴梦寒   评论:0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来通渭之前,我就一直在想,这样一个山寒水瘦的贫困县,为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县并创造出一种文化现象?在农村公共文化普遍不太发达的今天,通渭又是怎样把文化种进农村的?  ...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来通渭之前,我就一直在想,这样一个山寒水瘦的贫困县,为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县并创造出一种文化现象?在农村公共文化普遍不太发达的今天,通渭又是怎样把文化“种”进农村的?
  深入通渭采访,我才发现,在通渭,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生活。在这里,文化不是“种”下去的,而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就像是漫山遍野的鲜花,肆意,茂盛,活泼。文化,在这里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带着泥土气息,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里,成为每个人的一部分。

  文化之根扎在乡土里

  来通渭之前,我恰巧读过贾平凹的散文《通渭人家》,里面对通渭的描述是这样的,“你可以出门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到了通渭,随意地走进了几户农家,发现这里果如贾平凹所说。
  到平襄镇陈家庄曹小丽家的时候,她正发了一大块面,在炉子上烙着大饼。刚会走路的娃娃满院子跌跌撞撞地跑。她家的堂屋里挂着一幅高碾子画的牡丹,厢房里有一幅魏新华写的扇面。曹小丽说,高碾子是邻村的,牡丹画得好,魏新华也是邻村的,附近挂他字画的很多。
  到陈家庄陈亚洲家的时候,炉子上一锅狗肉正咕嘟嘟地冒着热气。他家的墙上挂着李济畅的中堂,梁俊川的牡丹,何天一的横幅。陈亚洲说:“李济畅、梁俊川都是通渭有名的艺术家。何天一是通渭的小学教员,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字写得好,人品好,老百姓挂他字的人很多。”
  “这附近,就数职业学校的教员王炳文写得好,还有卫生防疫站的何鹏飞。”水塄村的梁凤香,对周围的书画家如数家珍。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这里的农民,他们往往放下锄头就拿起笔。有宣纸笔墨的,就写上几幅作品裱起来。没有宣纸笔墨的,就用清水在石板上写几笔。好不好的,是个乐子。
  通渭县书画院院长张晓燕笑着说,书画就是通渭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是通渭人的精髓。过去一些农民对书画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就给国内的一些大家寄去当地的土特产表达敬意,大家们居然慷慨地回赠以书画。本来是无心之举,结果通渭民间竟因此得了不少好宝贝。远的有左宗棠、于右任的,近的有启功、沈鹏的。现在,国内有很多人到通渭来“淘宝”。
  不错,这就是通渭。很少有一个地方像通渭这样,不管是殷实富裕的人家,还是日子焦苦的人家,都酷爱字画。不管文化程度多高,都爱写几张画几笔,也不管是名家名作,还是本地教书先生的字画,都在家里挂起来。
  通渭文化的根儿是扎在乡土里的。在这里,文化不是自上而下地输送,而是自下而上地生长。文化,已经融入每个通渭人的骨血里,成为人们安顿精神的所在,也成为这个地方的精神标签。通渭,因此被文化部评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民生的深层律动


  没有文化的社会,是荒芜的。没有文化的农村,是没有前途的。现在,对农村来说,文化已经上升到民生的高度,给他们带来发展的希望。
  在通渭还有一个文化现象,那就是历届县委政府班子,都把文化当民生抓。文化大楼、文化广场,到处都沾着文化气。形式各样的文化下乡和文化交流,让文化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通渭县连续13年举办春节文化活动,各乡镇、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每年举办不同类型的书画笔会、比赛和展览。县上还年年请国内书画大家来通渭交流,在省美术馆和天津市举办“通渭农民书画展”……在通渭,几乎是天天有展览,日日有交流。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很多书画展和讲座都办到了乡镇文化站。这些书画名家的作品,农民们爱看,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一些农民自己有了好作品,也能拉起一摊子到文化站去办个展。有的农民,还因此走上了专业之路。现在,农闲时“放下锄头,拿起笔头”的农民书画家在通渭书画创作者中占将近20%。他们中的很多人,因此改变了命运。
  姜效忠,54岁,平襄镇河南村村民。他自小爱画画,一直没有学习的机会。后来,通渭画家李巍每年办一次培训班,他年年都去。而县里频繁的美术展览和交流,也让姜效忠受益匪浅。2004年,姜效忠被批准加入省美术家协会,现在已经成为职业画家。“如果不是县里把这么多大师请来交流,我们农民怎么有机会接受这样的培训。”姜效忠说。
  当然,还有雷岩、王琛、陈效平,等等。文化深植于民间,也让通渭的乡间与众不同。在通渭走街串户,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卷味道。这里的农民,都爱在家门上写个“耕读第”,意思是耕读传家、诗书济世。对通渭来说,书画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书画,而是一种修养,一种风俗,是当地人的精神内核。
  张晓燕自豪地说,我们这里没什么别的土特产,只有书画。
  行走在通渭的乡间,我们遇到农家就推门进去,主人往往好客地邀我们坐下喝茶,眼神清亮,没有戒备,没有疑惑,让人安心。这让我想起一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的,文化就是人的文明化,不是你能吟几首诗,还是会写几个字,而是人与人怎么相处以及如何自处。
  
        今天的文化,明天的经济
  
       通渭,人人能书善画,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那么,如何盘活文化资源,发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品牌优势,让它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通渭县实施了农民书画产业人才培训和农民书画产业开发项目建设,对通渭县书画人才资源和农民书画产品进行挖掘、包装、推介和系统开发。
  2010年,省扶贫办在通渭县宋堡村办了一个书画产业合作社基地,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也可以看作是对通渭的文化产业扶贫。
  当时,407户人家的宋堡村,有农民书画创作和经营人员30余人,潜在有基础者和热爱者200余人,农闲时间从事剪纸和销售的妇女300余人。书画产业合作社基地,就把这些书画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培训。县书画院组织了5期相关流水线生产培训班,先后进行了农民工笔画、写意装饰画、剪纸类民间美术品、麦秆画和烙画制作及书画装裱培训。一年来,共培训农民工笔画和写意装饰画画工250名,剪纸类民间美术品、麦秆画和烙画制作及书画装裱人员250名。
  县里还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解决了农民画的销售问题。县文化大楼一楼创办了680平米的通渭书画长年展销窗口,对流水线生产的农民工笔画、写意装饰画和烙画等美术品进行常年推介和展销。
  几年前,杨萍在县里开一家画廊,只是负责装裱,按她的话说就是挣点小钱。2010年参加了2期培训班,现在工笔画已经画得很不错了。现在,她的一幅写意卖500元,而一幅四尺整张的工笔画已经卖到了1000元。
  项目开展以来,宋堡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00元。通渭县现在被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被省上命名为“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书画艺术类)”。
  此外,通渭县书画市场也非常繁荣。一个小县,就有各种画廊320余家,书画从业人员3000多人,每年书画作品交易额达5000万元以上,书画作品集散地已初步形成。为了逐步规范和规模化发展,通渭县投资3.6亿元的书画城已经开建,通渭农民书画艺术馆、通渭县村级书画创作室等项目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通渭县的文化产业渐渐起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2中国 · 兰州牛肉拉面节开幕
下一篇:甘肃名胜古迹

分享到: 收藏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