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践行者:“唤醒”传统文化的活态和原貌
2015-03-18 13:15:39   来源:雷媛    评论:0

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
学生在上吟诵课
 
  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
  自周公旦开创以来,通过私塾、官学等,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百年前,随着科举的废止和私塾的消弭,吟诵一并散佚。
  民国时期从赵元任开始,吟诵践行者前赴后继,一众人发愿:找回中华吟诵,从吟诵做起,让吟诵恢复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吟诵恢复汉诗文至善至美的面貌”

  推门声,关门声……就在走廊铃声阵阵作响的空当,兰铁一小六年级五班的教室门也频频作响……这是1月中旬兰州市刚放寒假的一天上午。
  邹洪涛站在讲台上,身旁的投影仪上显示的内容是吟诵入声字歌诀。教室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有孩子,还有坐在后排的大人。
  “七叔俶,击羯狄,越朔漠,伐弑逆……”正式讲课之前,邹洪涛带领学生们一起吟诵入声字歌诀,这是之前学过的内容,算是“温故”。
  随着寒假的开始,邹洪涛的吟诵公益课也就正式开课了。连续10个半天,他带领学生陆续完成《论语》的学习,其间还穿插了《大学》、《道德经》以及诗文的学习。
  不似说,亦不似唱,第一次听到吟诵的,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在邹洪涛和他的学生口中,有了调,有了腔,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朗诵的读书方式。
  “吟诵是中国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民国上溯到几千年前的先秦,我们的读书人都是这样读书的。”已经开办吟诵公益课堂一年有余的邹洪涛,事实上,他自己认识吟诵也不过是两三年的光景。因为一本《我爱吟诵》的书,邹洪涛知道了中华吟诵。身为专职语文老师的他心生趣意,从网上下载了不少吟诵的录音到手机上,一有空就听,一段时间他走路甚至睡觉都戴着耳机听。想着把吟诵“由己推人”,是因为邹洪涛认识到了“吟诵会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更为牢固,而且更便于理解古诗文”。
  在邹洪涛看来,一直以来,对于传统诗文似乎有个误区,那就是背会就完事了。可事实是靠死记硬背背下的东西,记得快,忘得更快。无独有偶,之后,邹洪涛的一个去上海上学的学生给他反馈了这样一个信息——尽管邹老师带着他们读了不少诗文,但是和上海那边学生的比较,还是很欠缺的。
  或多或少就是这些因素促使邹洪涛急切地想把吟诵带到他的课堂上去,推广给他的学生。尽管当时他自己也不是很会吟诵。所以,放吟诵的录音就是唯一的教学方式了。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自己的课堂上,第一次放吟诵录音,这个结果是邹洪涛没有想到的。“想到传统吟诵调可能学生们不是特别能接受,但也不至如此啊。”没有妥协,邹洪涛继续他的授课步调,接着放第二首吟诵作品……“转机出现在放《诗经•木瓜》的吟诵录音时刻,我当时感到教室突然就静了下来,这首以普通话吟诵调吟诵的汉诗文,内容讲的是知恩图报。应该说是那优美的旋律吸引了学生。”在之后的吟诵公益课上,每每吟诵《诗经•木瓜》时,邹洪涛还会让学生们用他教的周礼的动作来体悟诗句的含义,让他们常怀感恩之心。
  
      “孩子喜欢上了吟诵,变得心静了”

  在2013年开始吟诵公益课堂之前,邹洪涛的吟诵以及推广只是停留于尝试的阶段,不系统。“直到听了吟诵家朱畅思先生在兰州的公益讲课,后来又到北京去学习之后可以说才开始比较系统的诗文吟诵教学。”
  从吟诵公益课堂开启以来,除过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家长也是邹洪涛吟诵课的追随者。说到吟诵,邹洪涛说它还是一种修身方式。他说公益课一个学生的妈妈告诉他,自己一直有哮喘,老觉得气上不来,练习了吟诵后这个病再没有犯。邹洪涛觉得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吟诵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是根据平仄来断音的。
  事实上,学师范出身的邹洪涛自己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接受过吟诵教育,所以,在他推广吟诵的过程中,曾受到质疑,认为像他这样没有家学渊源的传统文化推广者,似乎是走不远的。邹洪涛觉得自己推广吟诵,能走到哪一步,他自己也无法估计,至少现在他看到了推广的意义所在——“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吟诵,孩子们变得心静了。”
  邹洪涛现在是六年级五班的语文老师,一年前接手这个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学生不但排斥他,而且同样排斥吟诵。但是后来,这个孩子在选择上奥数班还是学吟诵的时候,居然放弃了前者。邹洪涛的班上每天早自习会有学生主动打开电脑播放吟诵的音频,在他看来,这个学生的这种选择除过耳濡目染的氛围熏陶之外,还有吟诵本身的魅力。
  在六年级五班教室的墙上有不少奖状,很显眼的是吟诵考级证书,最高级别就是培训师。如今,邹洪涛的班上已有十个培训师,“培训师就是可以独自承担外出培训任务的。”此前在同学间流传比较广泛的《再别康桥》,就是邹洪涛的一个学生自己创作的吟诵调。
  眼下,邹洪涛和另一位老师合作的一个关于吟诵的省上课题即将完稿,课题中,邹洪涛他们提出了比较尖锐的看法:“汉诗文的意义,是音义与字义的结合,是语音与语义的结合。百年以来,我们放弃了对汉诗文创作的形式方法的研究,一味只讲思想感情的表达,忽视了音义的部分,只围绕着字义进行阐释和研究。现在的汉诗文,没有了声音,失去了入心的利器,学者、老师、学生,都在围绕着中心思想、哲学理趣、意象结构,层层剖析,绕来绕去,把艺术的东西肢解得体无完肤。而我们想做的就是让学生们通过吟诵感受到那些被解构掉的美。”
  
   “推广吟诵因为它是对的读书方法”

 
  吕嘉文自称是吟诵的业余推广者。
  没有邹洪涛那样当老师的“职业便利”,吕嘉文的课堂在网络上。每周一晚上,他会坐在电脑前,通过视频给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学生上一个小时的吟诵课,在这一个小时的课程中,他的授课和学生的互动各占一半。之后,这些音频会被传到一个叫喜马拉雅的网站,被更多吟诵爱好者共享。
  吕嘉文喜欢传统文化,两年前在听了吟诵家朱畅思先生的吟诵公益课之后,在他眼前忽然又推开了一扇大门,他说自己想走进这个大门,去看看里面的奥秘。现在,吕嘉文已经是朱畅思先生的好友了,他们一起合作在一个名为“盈视讲坛”公众微信号里推发一些对传统文化的讲解,有点类似“百家讲坛”,前两天,吕嘉文推送了他的《敕勒歌》赏析文章。
  “我们的古诗文完全是这样读的,而且它(吟诵)是对的读书方法,它告诉我们声音是有意义的。”这是最让吕嘉文对吟诵入迷的地方。
  吕嘉文说,汉语是一种有旋律的语言,现在的朗诵却忽略了这一点。而吟诵却通过它的平仄、韵律和以字行腔的特点,完完全全体现了汉语的旋律性。
  空闲的时候,吕嘉文总是盯着手机看,在他的手机中,储存着中华吟诵学会对吟诵传人进行的采录视频,有南怀瑾吟诵的《清明》、赵朴初吟诵的《浪淘沙》、叶嘉莹吟诵的《春晓》等。吕嘉文说视频中这些吟诵大家对吟诵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因为他们小时候就是这样念书的。在吕嘉文的印象中,朱畅思先生的一句话曾让他思绪难平。“他说数百年前的马可•波罗也是这样吟诵汉诗文的,直到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还都知道中国的诗是唱的,只有我们自己不知道。”
  吕嘉文曾查阅过一些关于吟诵的资料,据说吟诵出现于先秦时期,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读书方法。百年前,随着白话文教材的推广应用,吟诵自此退出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但是百年来,倡导吟诵的践行者的身影却没有缺失过,1923年,一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在美国录制吟诵唱片,并撰文研究吟诵,倡导吟诵。自赵元任先生开始至今,虽然践行者们是星星点点,但贵在始终都有这样的“薪火传递”。
  也是从朱畅思先生那里,吕嘉文听说了关于日本把汉诗文吟诵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事。据说在日本,吟诵社就像KTV一样普及。很多时候,吕嘉文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去顾及更大的事,他能够做到的还是继续自己每周一的视频吟诵课,这个事他暂且无法停止下来,因为不断加入的学生,还有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无法停下来。
  
    “唤醒课”

  李悦算得上是本地最早的那一批吟诵践行者。
  七八年前第一次听到同行的一位老师吟诵的一首古诗后,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吟诵。“就是觉得很好听。”出于喜欢,2010年在得知广州有个吟诵培训班时,李悦毫不犹豫地就去了,这次培训属于自掏腰包。
  去年,李悦在学校成立了一个吟诵社,她将吟诵从自己的班上推广到了更大一些的范畴里。吟诵社主要成员是初一和初二的学生。社团的成员采取自愿加入的方式,李悦反感“强迫”,她觉得与其那样不如不做。这么多年来,李悦在吟诵及其推广上,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不教条,不刻意。“我觉得有些东西消失了,如果我们能恢复,让学生们知道它们,这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做这样的事也没必要刻意,甚至教条化。”
  把吟诵第一次引进到自己的课堂上,李悦其实想给那些面临中考压力的初三生“解压”,她吟诵了一首古诗文之后,得到了同学们的“很好听”的评价,可是当她让学生们“如法炮制”一遍时,他们的反应是“滑稽”。
  李悦曾把吟诵家朱畅思先生专程请到学校上吟诵课,朱老师的“唤醒”课让她印象深刻。“朱老师的唤醒课是一个系统,可以进行三四个课时。”其实这一点也让李悦羡慕,毕竟在现实中,她是无法做到的,不是时间不够,是现在的学生没有几个可以忍受吟诵前这样的“长铺垫”了,现在的人都很急切,学生也是一样。但即使简短,“唤醒”依旧是李悦开讲吟诵前的必要铺垫,她要通过这个铺垫,像朱畅思老师那样“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保护传统文化的荣辱感。
  李悦的吟诵社成立一年以来,学员有离开的,也有加入的。让李悦欣喜的是,目前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所有班级中,每个班都至少有两名吟诵社员。“这些社员会像小种子一样播种到每个班级中,然后发芽开花……”其实,李悦,还有邹洪涛、吕嘉文,他们这些吟诵践行者自己也是一颗小种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握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为弱势群体儿童打开心灵的窗
下一篇:“中国最美山水福地”营销大西北系列推介会走进甘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