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博览会:焉支山下的帝王“盛宴”
2014-06-28 13:35:10   来源:漆子扬 王处机   评论:0

1400年前的农历六月,甘肃省山丹县的焉支山上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商品盛会、经济盛会、政治盛会,这就是全世界最早的“万国博览会”,隋王朝的第二代君主隋炀帝杨广率领文武大臣,在这里宴请西域三十余国王臣,并陈列中原物品,盛况空前。
  
     1400年前的农历六月,甘肃省山丹县的焉支山上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商品盛会、经济盛会、政治盛会,这就是全世界最早的“万国博览会”,隋王朝的第二代君主隋炀帝杨广率领文武大臣,在这里宴请西域三十余国王臣,并陈列中原物品,盛况空前。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原帝王在甘肃境内亲自主持的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开了世界博览会先河。

  裴矩激励隋炀帝西巡

  镶嵌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初建于汉武帝时期。张骞凿通西域后,甘肃便成为丝绸之路大通道上的黄金地带,中西商队的驼铃声从此响彻漫长孤独的河西走廊,位于弱水河畔的山丹吮吸着清清的祁连雪水,凝结成一颗晶莹的红宝石镶嵌在丝绸之路黄金带上,它不仅是西域各国与中原进行商贸活动的重要中转站,也是中原王朝的重要军事战略要地。
  
      在隋朝建立之前的几十年间,生活在青海地区的吐谷浑常常翻越祁连山,打劫河西走廊的中西商队,并充当中西贸易的中间人,甚至控制交易,对丝绸之路构成重大威胁,人们无奈地称为“吐谷浑道”。隋朝建立以来,吐谷浑、突厥对河西构成南北夹击之势,战乱不断,人们长期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河西地区的安全稳定。
  
       隋炀帝即位后不久,开始将扩边的战略目光逐渐转向西北,转向吐谷浑、西突厥。在军事上,他修筑、连缀长城,加强国土安全;推行军屯,解决军粮供给。依托河西丰饶的水草,在山丹大力发展畜牧业,培育良种马匹。不仅加强了骑兵的军事力量,而且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畜力。国力的空前强盛,为隋炀帝平定吐谷浑、御驾西巡、举办万国博览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选派吏部侍郎裴矩第二次前往甘州(今张掖)掌管互市,主持中西贸易,联络西域商人,为将来重新开通丝绸之路做准备。裴矩对炀帝经略西域、开阔边远的期望心领神会。早在大业元年接受隋炀帝诏命,到张掖监护贸易时,就利用一切机会深入调查河西各地的地理、政治、风俗、文化、商贸等,整理撰成《西域图记》三卷,献给隋炀帝。杨广果然欣喜若狂,一下子激发了开通西域的兴趣,并将经营西域事宜悉数委任于裴矩。隋炀帝巡幸甘肃,威慑西域诸国,打算在张掖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想法大概萌动于此时。裴矩掌管贸易后,“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资治通鉴》卷180),他充分利用与胡商的良好关系,招引西域诸国来长安、洛阳互市贸易,并倾心交结西域使者。他又选择了以汉人为主体的高昌(治地在今新疆吐鲁番东)、伊吾(今新疆哈密市)两个地方政权作为外交突破口,派遣使者,用重利吸引他们到中原朝觐,“说高昌王麴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啗以厚利,导使入朝”(《隋书•裴矩列传》),然后再以此为例促使西域其他政权归附中华。这也为万国博览会的举办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草原深处的盛会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正月,隋炀帝在铁军护卫下离开国都洛阳,浩浩荡荡开始了西巡河西的旅程,随行的有文武官员、宫女后妃、僧尼道士、舞乐百戏演员等,规模和大业四年北巡五原不相上下。这是他一生8次巡视的第4次,也是意义最重大的一次。隋炀帝一行沿渭河,越陇山,四月初到达今甘肃省渭源县。五月初,从今临夏市积石山县大河家临津关渡过黄河,到达青海乐都。为了向当地羌人夸耀自己的军事才华,隋炀帝决定“陈兵讲武”,他下令调遣元寿、段文振、杨义臣、张寿等率大军从四面合围吐谷浑余部,战事历时月余,吐谷浑除可汗伏戎等数十骑逃脱外,几乎全军覆灭,仙头王率领十余万人归顺隋朝。
  
       六月初,隋炀帝从青海前往张掖。八日,十余万人排成一条长龙从祁连山扁都口穿越60公里的险隘峡谷大斗拔谷时,山路崎岖,风雪交加,“风霰晦冥”,白昼如夜,几乎看不见路,“士卒冻死者大半”(见《隋书•炀帝纪上》,此事《资治通鉴》卷181认为发生在东还之时)。
  
      十一日,隋炀帝一行到达张掖郡。十六日,专门召见张掖郡学生和才艺优秀的文人,以及当地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畏强御的四科举人,并决定于次日带领朝臣前往焉支山。当时驻守武威郡的大将樊子盖,早早率兵驻守焉支山,准备迎接銮驾。敦煌莫高窟曾出土了一件大业五年六月十五日的《甲具弓箭勘验牒》文书残片,记述当时对弓箭武器管理非常严格,这恰恰是隋炀帝在张掖驻跸的时期,说明整个河西走廊都处于戒备状态,确保皇帝万无一失。
  
      焉支山,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又作燕支山、胭脂山、删丹山,因产大黄极佳,又名大黄山,系祁连山一个支脉,位于山丹县东南40多公里处,水草丰美,山上长满的红蓝花,也叫山丹花,是制作胭脂的上等原料,因单于皇后号阏氏(《汉书•匈奴传上》唐颜师古注),汉语音译为焉支、胭脂,于是称红蓝花为焉支花,山因此而得名。焉支花鲜红欲滴,花粉和花瓣是汉代匈奴妇女天然的化妆品,一度失去焉支山的匈奴人,曾无限伤感地怅惘悲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卷4《甘州•删丹县》)。
  
     在裴矩的重利诱惑下,当时高昌(治地在今新疆吐鲁番东)王麴伯牙、伊吾(今新疆哈密市)吐屯设等献西域千里之地,隋炀帝龙颜大悦。为了向西域诸国显示隋朝国家的富强繁盛和皇帝的威严显赫,十七日,炀帝前往焉支山召见西域诸国使臣,一路焚香奏乐,歌舞喧噪,高昌、龟兹、疏勒、于阗、契丹等二十七国的国王和使臣,“佩金玉,穿锦罽”(《资治通鉴》卷181),迎立道左,接候御驾。武威、张掖十几万身着节日盛装的军士和百姓夹道欢迎,人们“乘骑嗔咽,周亘数十里”(《资治通鉴》卷181),观看皇帝接见西域王臣的盛大场面。
  
     隋炀帝下榻焉支山下,昔日寂寥的草原一下子热闹万分,旌旗招展,戒备森严,连营数十里。行宫外,由大将军宇文述布设“斥候”(哨兵)武装警戒。十八日,隋炀帝在鼓乐声中宣诏设置西海(治地在今青海共和县切吉塘一带)、河源(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鄯善(今新疆若羌县、汉代楼兰国)、且末(今新疆且末县)等四郡,全国郡达到190个、县达到1255个。四郡的设置是我国疆域史和民族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隋炀帝第一次将青海全境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司马光对此赞叹道“隋氏之盛,极于此也”(《资治通鉴》卷181)。
  
     河西走廊地域宽阔,为什么博览会的地址要选在焉支山举办呢?因为六月的焉支山树木葱茏,草长莺飞,山脚下有一片开阔的大草原,可以容纳数万人,供给粮草便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焉支山具有深远的政治象征意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春,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史记•匈奴列传》),战绩辉煌。隋炀帝选定焉支山召见宴请西域王臣,有意向他们宣示自己对西北边疆的战略意图。
  
     二十一日,博览会正式开幕,踌躇满志的隋炀帝亲临焉支山观风行殿,盛陈国内文物。究竟当时展出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我们相信展品足以震撼西域王臣的灵魂,他们通过展品深深感受到一个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原帝国是何等强盛与富足。展览会不仅仅限于物品展览,隋炀帝还在观风行殿设宴款待各国王臣,隋炀帝的宴会大厅观风行殿系行宫的一部分。据《隋书•阎毗列传》,殿内臣阎毗“从幸张掖郡”,焉支山行宫大概由阎毗负责搭建。行宫由六合城、六合殿、千人帐三部分组成《隋书•礼仪七》,其中六合殿也就是观风行殿,可容纳数百人,宴会场面十分宏大。
  
     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之中,心满意足的杨广为诸国王臣举办了专场歌舞演出,特意演奏了来自印度、西域、朝鲜等地的《清乐》《龟兹》《西凉》等九部音乐,并演出汉武帝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杂技“鱼龙漫衍”。
  二十三日,博览会再次迎来高潮,心情欢悦的隋炀帝大赦天下,宣告免除陇右地区的赋税徭役一年,他经过的地方免除两年。兴致勃勃的杨广在文武大臣和诸国王臣簇拥下,效法秦皇、汉武封禅泰山的礼仪,以君临天下气概登上焉支山峰顶,祭祀天地神灵,保佑中华国运昌盛。随着袅袅香烟,历时约一周的万国博览会缓缓落下帷幕。
  
西巡与博览会的战略效应
  
     隋炀帝一生仰慕秦皇汉武,焉支山博览会,在拓展边土、发展经济、强化军事、提高河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效应。
  
    西巡与博览会充分展示了隋帝国国力的强大。博览会期间,在一片祥和吉庆的歌舞声中,高昌、伊吾献地千里,炀帝下令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再次将青海、新疆等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这一史实充分说明大西北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人民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元素。
  
    隋炀帝西巡解除了突厥和吐谷浑对隋王朝的威胁,解除了他们对丝绸之路黄金地带的河西走廊的控制骚扰,对西域诸国产生了巨大的威慑效应;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昭示了隋帝国的强大威严和凛然不可侵犯,有利于西部边陲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博览会展现了隋帝国友好大气、希望构建西北边地和谐关系的战略意图,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好客热情、不计前嫌的优良传统。丝绸之路再次畅通无阻,西域三十余国纷纷归服,君王使臣商客相继到敦煌、张掖、凉州、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地访问参观、经商,促进了中西贸易的繁荣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今天的焉支山远远望去,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满坡绿草簇拥在焉支花旁,在细细的微风中摇摇曳曳,煞是好看。当年万国博览会的胜迹已经荡然无从,一代枭雄曾经拥有的威仪与辉煌早已遁入逍遥,唯有山顶钟山寺的清脆钟声伴随着飘渺的云雾依稀能唤起人们点滴的遐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凉州会盟: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
下一篇:敦煌藏经洞:传奇继续

分享到: 收藏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