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大墓壁画神秘图案,见证葡萄酒东传之路
2020-04-23 11:05:37   来源:王文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既写了河西走廊的边塞征战的豪迈,也写了葡萄酒在唐代的流行情形。甘肃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孔道,也是葡萄酒东传的必经之路。甘肃武威被认为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最近,甘肃天祝新发现唐代吐谷浑大墓发现壁画,见证葡萄酒沿丝绸之路东传。
 
1.八千年前,中亚的葡萄酒
 
   一个故事,一个听来的故事,一个和凉州有关,一个和葡萄酒有关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武威的葡萄酒经香港出口欧洲。海关的人问,人家法国是葡萄酒的原产地,早就世界闻名了。你们武威怎么也有葡萄酒啊?这话,不好接!办手续的武威人说, 我们武威在唐代就产葡萄酒了,王翰的《凉州词》不是说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可见,我们武威在唐代就产葡萄酒了!这话一出,海关的人,哑口无言。武威人一脸得意,谁说我们不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在第三纪地层中,人们普遍发现葡萄化石。可见,当时葡萄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研究证实,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葡萄酒最早起源于中亚。人们普遍认为,古代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然后,葡萄酒酿造技术向四周扩散,向东、西、北三个方向传播,向西传到地中海沿岸,然后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向北传入中亚,然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向东方各地传播。1968年,人们在伊朗西北部发现的一批用来酿造葡萄酒的陶器,其年代大约7000年前。而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以南的两个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残留葡萄酒化合物的陶罐。考古证明,这些陶罐的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这是人类酿造葡萄酒的“最早”证据。在四千多年前,中华先民们就已经利用野生的葡萄了,这种野生葡萄往往被原始先民采摘充饥。在《山海经》等典籍中就有零散的猴子酿酒的说法。另据记载,在周朝就已经有“蒲桃”的记述,甚至有蒲桃园。可见,中华先民很早就利用蒲桃了。
 
2.曹丕是葡萄酒的“铁粉”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到了汉代,随着张骞代表汉王朝,正式打通丝绸之路后,大量中亚等地的物种,引入了中原,其中就有蒲桃(葡萄)。《史记·大宛列传》: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浇地……”此后,中亚的很多物种,逐渐传入中原,诸如苜蓿、胡萝卜、黄瓜、核桃、茄子等等。?伴随着葡萄的东传,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也逐渐传入中原。汉末,有一任凉州刺史名叫孟佗,给张让贿赂珍贵的葡萄酒,从而获得了凉州刺史。孟佗就是孟达的父亲。《三辅决录》中记载:“他(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可见,葡萄酒在当时的珍贵程度。这也是,最早的葡萄酒的记载,此时中原尚不能酿造葡萄酒。否则,也不会这么珍贵了。北宋苏轼叹道:“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斛得凉州”。


 
  魏文帝曹丕时期,中原才逐渐掌握葡萄酒的酿造技术。《魏文帝集卷一》中有一篇文章写道:“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可见,葡萄酒的珍贵。贵为帝王的人,只要提起葡萄酒这个名,就足以让人唾涎了,更不用说亲自喝上一口。晋代陆机在《饮酒乐》中写道:蒲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恒好,欢醉日月言新。可见,此时葡萄酒是达官贵人,上流社会的的必须。此时,中原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并不真正成熟,属于探索琢磨中国。到唐代,才从高昌,获得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不过,在唐以前,丝绸之路上和葡萄酒有关的器物,还是不断出现。
 
3.甘肃靖远发现希腊酒神和葡萄卷草纹

  1988年5月,甘肃省靖远县北山乡一个距离黄河不远的村子里村民们发现了一个银盘。?这个银盘直径31厘米,高4.9厘米,重3190克,大约是公元2—5世纪银器,曾鎏金,现在已经大部分脱落。盘子中间雕刻着图案,圈足内是大夏文(一种希腊字母草写体)的铭刻。整个银盘散发着异域风采,飘荡着神秘色彩。专家们在银盘圈足内发现了西方文字,这是一种3世纪中期到4世纪在巴克特里亚使用的“大夏文”,属于希腊字母草写体,释为“价值四百九十金币”。巴克特里亚是古希腊人对今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称呼,巴克特里亚(国都在今阿富汗巴尔赫)是中亚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国的《史记》、《汉书》中称为“大夏”。这里希腊文化影响的最东地区。在三四世纪阿富汗和印度一带,希腊人的聚落在这里比比皆是。
 

 
  银盘内满饰浮雕花纹,分为3个圈域:外圈饰16组相互勾联的葡萄卷草纹,配置均匀而有规律,其间栖缀鸟及其它动物;中圈面积较小,呈环带状,内列12个人头像,头像间饰有鸟及其它动物;内圈是一个坐在椅子上的人物。银盘中圈上的雕像共有12尊神像,29个小动物,神像有一个动物,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搭配关系。这是奥林匹亚山十二主神,他们分别是:天神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芙罗狄特,众神使者赫尔墨斯,火神赫菲斯托斯,家灶女神赫斯提娅。银盘中间雕的是酒神狄奥尼索斯。据原甘肃省博物馆馆长初世宾先生研究描述:酒神 “倚坐于狮豹类猛兽背部,头发卷曲,上身部裸露,腹下裹巾,姿态非常优雅;猛兽扬首张嘴,颈下鬃毛浓密像狮,而身上遍布圆斑又像豹。”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传说他是天神宙斯和西姆莱公主所生的儿子。西姆莱不幸被雷霆击死,宙斯从西姆莱的腹中取出未足月的胎儿,缝入自己的大腿,结果宙斯的腿瘸了。?在希腊神话中狄奥尼索斯的地位和太阳神一样,他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人就在每年3月举行大酒神节。?这个银盘的诞生之地在东罗马帝国范围内,故此被专家命名为东罗马银盘,是东罗马早期遗物。如今这个银盘是甘肃省博物馆内外展频率最高的文物之一。人们都把它看做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也是葡萄酒自西向东传播的见证。
 
4.固原出土葡萄酒银壶有“金苹果”故事
 
  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出土了李贤夫妇合葬墓,墓里有一件罕见的随葬品——錾金银壶。这个錾金银壶高37.5厘米,重1.5公斤的,壶型高长身,卵形腹,圆形底座。


 
  壶身腹部有三组6男女图像,其中有一组为裸体,似表现英俊战士得到女子爱慕的情形,属于萨珊王朝的手工艺精品,但是又不同于萨珊王朝的同类器物,具有浓厚的罗马风格。李贤是北周大将,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有功,后受抚军大将军、都督,曾拜大将军一职。李贤墓出土的银壶上面的图案就是依照希腊神话“金苹果”雕出来的。“金苹果”讲述的是珀琉斯国王同海洋女神结婚时,邀请了所有的神参加婚礼,惟独没请厄里斯。厄里斯决意报复,将一个写有“送给最美丽的女人”的金苹果扔到了客人中间。 “金苹果”引发了客人之间的争吵。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她们都觉得自己是最美丽的,应该得到这个金苹果。她们一时争执不下,遇见了牧羊人装束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于是请他裁决,并分别给王子许诺。结果帕里斯将苹果给了爱神阿佛洛狄忒,因为他想得到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帕里斯诱走王后海伦。斯巴达人组织了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经过了十年战争,希腊联军攻克了特洛伊城,并将之毁灭。李贤是一个战功赫赫的人物,可以称的上一代名将。这个有着战争色彩和英雄美人传说的银壶,自然容易得到他的垂青。人们认为,这个银壶是用来盛装葡萄酒的。
 
5.杨贵妃最爱西凉葡萄酒
 
   甘肃武威,作为河西走廊东段重镇。三国时期,就为凉州刺史所在地,唐时为河西节度使驻地。也是,最早接触葡萄酒的地区之一,为葡萄酒传入中原的必经之地。 自古河西走廊就饮酒成风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河西走廊,更有河西酒廊之称。唐代,高适曾在河西节度使府任职,专门提到了凉州人酿造葡萄酒的事。天宝十三年或十四年,高适在河西节度使府任职,写有《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一诗。诗曰: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


 
   在这首诗,前面有序,其中提到了凉州地近边塞,军中闲暇饮酒“觞葡萄以抵欢乐!”。可见,当时凉州地区形成了喝葡萄酒的习俗。元稹的笔下也有类似的记述,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诗词中写道: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元稹用带着忧伤笔调,写了盛唐的繁华,安史之乱后的窘迫。也为我们留下了凉州酿造葡萄酒的明确记载:“蒲萄酒熟恣行乐……”可见当时,凉州已经比较完备的葡萄酒酿造工艺。凉州的葡萄酒酿造技术,来自高昌国。唐朝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高昌历来盛产葡萄,在南北朝时,就向梁朝进贡葡萄。《册府元龟》记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於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国家,高昌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新疆吐鲁番至今依旧是闻名遐迩的葡萄种植基地。当时,高昌国王和突厥人勾结,扰乱丝绸之路。唐军灭高昌,收集到马乳葡萄种,并且得到了酿酒的技术。这种马乳葡萄,应该就是今天马奶子葡萄。唐太宗李世民,还修改了从高昌得到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使其更加符合内地人的口味。这是史书第一次明确记载内地用西域传来的方法酿造葡萄酒的记载。长安城东至曲江一带,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产葡萄酒。唐代凉州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传说唐玄宗也忍不住到凉州看灯。武威人掌握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也在情理之中。
 
6.天祝吐谷浑大墓发现高脚杯图案
 
  2019年9月25日,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在整备土地时发现墓葬1座。随后,考古工作者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第四期“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发布了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的考古新成果。从视频上看,这座吐谷浑大墓坐落在祁连山半山腰的圆丘顶上,这里是祁连山延伸出来的平缓支脉,墓葬位于山坡顶上,墓道朝向背后的高山,墓室一侧为狭长宽谷。?墓主人是最后的吐谷浑王族。这座吐谷浑大墓,出土墓志一方,上篆书“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墓志内容显示,墓主为“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因病于“天授二年三月二日薨”,终年42岁。墓志载慕容智系拔勤豆可汗、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第三子。




 
  文物部门的资料显示:墓葬为单室砖室墓,由封土、墓道及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封土呈丘状。墓道位于墓室南部,通长17.5米,深0~3.5米,长斜坡底。墓道内随葬有木构件、墨绘砖块、调色石、木旌旗杆及殉牲(马、羊)等,近墓门处东西两侧各设一壁龛,壁龛内均随葬有彩绘陶、木质仪仗俑群,总计70余件组。封门墙由砖砌墙和墓门组成,其中砖砌墙共四道,封门砖墙里侧、券门口内安设有双扇木门,门扉上安鎏金铜锁,扉面上均对称镶嵌有排列整齐、大小相同的鎏金铜泡钉5排10列共计50个。因木门柱底部部分腐朽,门整体由南向北坍塌,打开封门墙后可见其整体坍塌平铺于甬道内。甬道为砖砌的双券结构,券顶上有双层砖错缝平砌而成的照墙,上绘有壁画,内容主要为双层门楼形象。墓室近方形,盝顶。墓内西侧设棺床,并放置棺木一具。甬道及墓室内绘有壁画,多已剥落,局部保存较好者可见下端壁墙上主要为人物形象图,券顶部分绘有星象图。


 
  我们从公布的视频中,能看到一部分星象图,有日月星辰等。继续说月亮的那幅壁画。月亮壁画是一幅白描墨线图,此图呈圆形,有月牙。左边是一株树,右边则是一只像老鼠(或者白兔)的动物,爬在酒杯之上。这几天,朋友们留言认为,是白兔。的确是白兔,在此感谢留言各位师友!这幅壁画与代表金乌的太阳图案相对,描绘了月宫桂花树,白兔、酒杯。浙江的冯兄等朋友指出,这幅月亮图案中,白兔爬在一支高脚杯上,似乎在偷喝正如我前文所述,唐代的凉州有喝葡萄酒的风尚。而且凉州人还将酿好的葡萄酒存起来,放十余年都不坏。李白曾给杨贵妃进清平调,杨贵妃则拿着颇黎(玻璃)七宝杯,酌西凉所献葡萄酒饮之。可见,杨贵妃最爱西凉葡萄酒。至于,杨贵妃的玻璃七宝杯,是啥样子,已经模糊不清了。那么,它会不会就是,唐代吐谷浑大墓壁画上的高脚杯呢?这支高脚杯,我以为多用于喝葡萄酒。它是为凉州中国葡萄酒的故乡提供最有利佐证,也是葡萄酒沿着丝绸之路东传的见证。


 
  (本文部分图片采自《甘肃省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唐墓》视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敦煌三年,张大千花光积蓄,临摹壁画三百幅!除了这些,还带了啥
下一篇:探丝路风情 品陇原乡愁 纳山川灵气 养健康身心 甘肃“五一”小长假九大主题旅游产品

分享到: 收藏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