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座谈会(四)
2016-02-06 14:17:00 来源:文化甘肃网 杨家震
舞剧《花语者》座谈会朱江(舞剧《丝路花雨》原编导 一级演员)朱江老师在座谈会现场用形体演示交流常宁(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 一级编导)舞剧《花语者》剧照在全省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期间,为了交流

舞剧《花语者》座谈会

朱江(舞剧《丝路花雨》原编导 一级演员)

朱江老师在座谈会现场用形体演示交流

常宁(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 一级编导)

舞剧《花语者》剧照
在全省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期间,为了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参演单位戏剧创作水平,甘肃省文化厅近日及时组织召开“全省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座谈会”,邀请省内戏剧专家、展演活动评委、部分参演单位主创人员,戏迷朋友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共同座谈,畅谈观后感想与体会,聆听观众、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力促甘肃戏剧在艺术创作方面有新的飞跃和提高。
随着优秀剧目展演接近尾声,对展演剧目“把脉、座谈”相继进行。元月20日上午,金昌市大剧院金悅演艺公司舞剧《花语者》座谈会在省文化厅举行。参加座谈会专家评委有:朱江(舞剧《丝路花雨》原编导 一级演员),常宁(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一级编导);参加会议的演出单位领导有金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家有,金昌市文广局局长何济国,党委书记王永生等;主创人员是宋怡忠(导演,金昌大剧院副总经理),李青海(执行导演,舞蹈队队长)陈玉福(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金昌市文化馆作家)等以及戏迷朋友和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兰州晨报、中国甘肃网、文化甘肃网等多家媒体记者。
甘肃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处王秀主持座谈会。
金昌市大剧院金悅演艺公司 舞剧《花语者》
该剧讲述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一群西部人立足大西北,改造自然,不懈耕耘,播种花海,奋力建设生态家园的艰辛历程。舞剧分为“花为缘”、“春花为梦”、“夏花为执”、“秋花为约”、“冬花为念”、“又一春花为期”六幕,整个剧以儿时伙伴思清、紫金、石堂三人之间曲折的故事为爱情之种,绽放出浪漫绝美的人性之花。
据了解,在首映过程中,金昌大剧院座无虚席,演员以舞蹈动态将“人与花”完美交织,以音乐舞美把“情与景”华彩呈现,以艺术之声呐喊出花语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赢得台下掌声不断。许多观众表示,该舞剧再现了金昌民众在昔日戈壁滩上,斗严寒、战风沙打造宜居家园的决心,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地出大漠戈壁的金昌市,多年来立足打造绿色城市,改变生态面貌,打造旅游品牌,创意制作了《花语》这部舞剧。金昌市文广局副局长(艺术总监)彭成刚,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金昌市文化馆作家陈玉福等先后介绍了创作情况。
专家评语:朱江,六十、九十年代去过金昌,2014年去发现城市变化非常大,漂亮极了。年近70岁的朱江老师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有一个敦煌舞的学派,能有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精品剧目;金昌市创作的这部现代作品的舞剧,就是城市有了一个文化名片,要打造成精品还需努力,剧情、服装过于简单,舞蹈的肢体语言表述不到位。说起舞蹈语汇,朱江老师现场以形体演示表示一定要有敦煌舞的元素,安徽的就有花鼓灯,东北的就有秧歌,甘肃的就应该有敦煌舞,要有地方特色才能站住脚。敦煌舞已编入北京舞蹈学院教材,其他省的舞蹈剧地方特色都非常明显。另外服装整个是失败的,特别是男女主角的服装直接影响了整部舞台的效果。
常宁:观演现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用现代舞的手法表现的舞剧很好,从品味和追求是有想法的,干净、简洁、观赏性比较强,是现实题材在整个展演剧目里的唯一,难度是比较大,还有提升的空间。舞蹈表现的沙尘暴、秧苗很不错,情感表现达到了极致,体现出了他的价值。音乐的配置非常好,舞剧里面单、双、三人舞是必备的,这方面要加强。
本台舞剧将爱情,故乡之情完美融入花的意境之中,花舞为人,人舞为花,将突显出舞蹈这一人类共同的肢体语言的艺术本体!
随着优秀剧目展演接近尾声,对展演剧目“把脉、座谈”相继进行。元月20日上午,金昌市大剧院金悅演艺公司舞剧《花语者》座谈会在省文化厅举行。参加座谈会专家评委有:朱江(舞剧《丝路花雨》原编导 一级演员),常宁(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一级编导);参加会议的演出单位领导有金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家有,金昌市文广局局长何济国,党委书记王永生等;主创人员是宋怡忠(导演,金昌大剧院副总经理),李青海(执行导演,舞蹈队队长)陈玉福(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金昌市文化馆作家)等以及戏迷朋友和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兰州晨报、中国甘肃网、文化甘肃网等多家媒体记者。
甘肃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处王秀主持座谈会。
金昌市大剧院金悅演艺公司 舞剧《花语者》
该剧讲述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一群西部人立足大西北,改造自然,不懈耕耘,播种花海,奋力建设生态家园的艰辛历程。舞剧分为“花为缘”、“春花为梦”、“夏花为执”、“秋花为约”、“冬花为念”、“又一春花为期”六幕,整个剧以儿时伙伴思清、紫金、石堂三人之间曲折的故事为爱情之种,绽放出浪漫绝美的人性之花。
据了解,在首映过程中,金昌大剧院座无虚席,演员以舞蹈动态将“人与花”完美交织,以音乐舞美把“情与景”华彩呈现,以艺术之声呐喊出花语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赢得台下掌声不断。许多观众表示,该舞剧再现了金昌民众在昔日戈壁滩上,斗严寒、战风沙打造宜居家园的决心,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地出大漠戈壁的金昌市,多年来立足打造绿色城市,改变生态面貌,打造旅游品牌,创意制作了《花语》这部舞剧。金昌市文广局副局长(艺术总监)彭成刚,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金昌市文化馆作家陈玉福等先后介绍了创作情况。
专家评语:朱江,六十、九十年代去过金昌,2014年去发现城市变化非常大,漂亮极了。年近70岁的朱江老师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有一个敦煌舞的学派,能有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精品剧目;金昌市创作的这部现代作品的舞剧,就是城市有了一个文化名片,要打造成精品还需努力,剧情、服装过于简单,舞蹈的肢体语言表述不到位。说起舞蹈语汇,朱江老师现场以形体演示表示一定要有敦煌舞的元素,安徽的就有花鼓灯,东北的就有秧歌,甘肃的就应该有敦煌舞,要有地方特色才能站住脚。敦煌舞已编入北京舞蹈学院教材,其他省的舞蹈剧地方特色都非常明显。另外服装整个是失败的,特别是男女主角的服装直接影响了整部舞台的效果。
常宁:观演现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用现代舞的手法表现的舞剧很好,从品味和追求是有想法的,干净、简洁、观赏性比较强,是现实题材在整个展演剧目里的唯一,难度是比较大,还有提升的空间。舞蹈表现的沙尘暴、秧苗很不错,情感表现达到了极致,体现出了他的价值。音乐的配置非常好,舞剧里面单、双、三人舞是必备的,这方面要加强。
本台舞剧将爱情,故乡之情完美融入花的意境之中,花舞为人,人舞为花,将突显出舞蹈这一人类共同的肢体语言的艺术本体!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